品牌名称:中棉所41
品牌编号:国审棉麻2002001
品种信息:
中棉所41(国审棉麻2002001)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。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2006年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特征特性:
该品种生育期130天,属陆地棉中熟品种类型。植株高度中等,筒型,株型松紧适中,茎秆粗细一般。叶片中等大小,叶色中绿。茎叶茸毛稀少。棉铃呈卵园形,中等偏大,铃重5.6克,铃壳薄,铃嘴尖,吐絮畅。衣分40%左右,纤维色泽洁白,有丝光,子指11.6克。种子短绒灰白色。发芽出苗性能好,前期生长发育快,开花、结铃、吐絮早而集中,霜前花率89.2%。纤维品质:绒长29.7mm,比强度30.6cN/tex,麦克隆值4.6,整齐度85.4%,伸长率6.4%,反射率74.1%,综合品质指标符合棉纺工业要求。2001年抗病性鉴定结果,枯萎病指13.7,黄萎病指27.3,达到耐病级。
产量表现:
2000年在黄河流域抗虫棉区域试验中,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278kg和1068kg,分别比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增产1.4%和0.1%;2001年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1488kg和1396.1kg,均比对照品种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增产3.1%。2001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提前进入生产试验,平均每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494kg和1402.5kg,为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的106.1%和105.4%。
栽培技术要点
中棉所41早熟性好,结铃性强,需肥量大,要施足底肥,重施蕾花肥,后期视长势情况追施叶面肥以防早衰。该品种对钾肥敏感,缺钾地块要及时施足钾肥,确保中后期生长活性,促使上部成铃,增加铃重,提高品质。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。采用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,黄河流域春播棉田每亩以3500~4000万株为宜,麦棉套种密度为每亩4000株左右,长江流域北部密度适当降低。适当应用生长调节剂,用量以少为宜。生长前期发育快,现蕾节位低,要求整枝彻底,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可摘去下部1-2果枝的早蕾,防止烂铃和早衰。
适应性和适宜地区:
该品种高产、稳产适合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套种,也适合长江流域北部一熟和棉麦(油菜)地区种植。